广电宽带是从哪一年开始的?

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21世纪初,中国家庭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当人们还在用电话线拨号上网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行业参与者悄然入场——广播电视网络公司。这个原本负责传输电视信号的机构,从2005年开始在部分城

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21世纪初,中国家庭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当人们还在用电话线拨号上网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行业参与者悄然入场——广播电视网络公司。这个原本负责传输电视信号的机构,从2005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宽带业务,正式开启了“用电视线缆上网”的新尝试。

广电宽带是从哪一年开始的?

从闭路电视到光纤入户

广电宽带的起源要追溯到1999年的网络改造工程。当时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8000万户,这些原本只能单向接收电视信号的同轴电缆网络,在加装双向传输设备后,突然具备了数据传输能力。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,初代广电宽带网速仅有512Kbps,下载一部电影需要十几个小时。

关键时间节点:

2001年深圳天威视讯率先推出"视讯宽带",成为国内首个广电系宽带服务商。2005年杭州华数传媒推出10M宽带套餐,标志着广电宽带进入实用阶段。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《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提出要建设"下一代广播电视网"。

技术路线之争

早期的技术选择直接影响发展轨迹。广电系统在2008年前后形成两大阵营:

技术类型代表企业网速上限
EoC(以太网同轴)江苏有线100Mbps
C-DOCSIS北京歌华1Gbps

这种技术分歧导致各省网络标准不统一,直到2016年广电总局发布《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规范》,才逐步实现技术路线统一。目前主流方案是将光纤铺设到小区机房,再利用原有同轴电缆入户,既节省改造成本又提升网速。

三网融合带来转机

2010年国务院推动的"三网融合"政策,给广电宽带带来重大机遇。原本电信、广电、互联网各自为政的局面被打破,广电企业开始获得互联网接入业务牌照。到2015年,全国广电宽带用户突破2000万,市场份额达到6.8%。

但发展过程充满挑战:由于缺乏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,广电需要向电信运营商购买带宽资源,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。2018年广电系统成立中广宽带公司,统一进行带宽采购和内容分发,才逐步改善用户体验。

用户感知变化史

早期用户普遍反映"看电视时网速变慢",这是双向网络改造不彻底造成的信号干扰。随着2019年全国范围的光纤化改造,广电宽带实现了最高1000M的入户带宽。现在的广电宽带套餐通常包含电视、宽带、固话的"全家桶"服务,价格比电信套餐低30%左右。

5G时代的全新布局

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广电发放5G牌照,这个传统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开始布局移动通信。2022年推出的"广电慧家"融合套餐,将固网宽带与5G移动业务打包,形成"有线+无线"的全场景服务。截至2023年底,广电宽带用户已达6500万,成为国内第四大宽带运营商。

从最初的电视信号传输商,到如今的全业务运营商,广电宽带用了近二十年时间完成蜕变。其发展历程既见证了中国通信产业的变革,也反映出基础设施领域打破垄断、促进竞争的政策导向。随着千兆光网和5G的深度融合,这个"跨界选手"正在书写新的行业故事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