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携”黄金频段”入局5G市场时,”会办卡”这个以高性价比著称的虚拟运营商率先与其达成合作。消费者在期待更低资费的也不禁质疑:这张打着”共建共享”旗号的新SIM卡,究竟是打破垄断的鲶鱼,还是昙花一现的营销噱头?我们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实测,揭开它的真实面纱。
一、基础验证:从开卡到信号的完整闭环
在北京市朝阳区线下营业厅申领的”会办卡·广电合作版”,开卡流程与传统运营商无异。工作人员出示的《移动通信服务协议》明确标注”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实际服务提供商”,其客服热线10099可实时查询套餐余量,这些细节初步验证了业务落地的真实性。
运营商 | 频段资源 | 基站共享方 | 覆盖城市 |
中国广电 | 700MHz(n28) | 中国移动 | 全国地级市 |
中国移动 | 2.6GHz(n41) | 独立建设 | 全国 |
中国联通 | 3.5GHz(n78) | 中国电信 | 主要城市 |
1.1 信号穿透力实测
利用广电特有的700MHz低频优势,在朝阳区某地下停车场测试时,会办卡仍能保持-85dBm的信号强度,而同期测试的某运营商中频段信号已衰减至-105dBm。但在深圳华强北等商业密集区,因基站切换策略尚未完善,偶现短暂掉网现象。
二、资费体系:价格屠夫的真实竞争力
会办卡主推的”广电青年卡”39元套餐包含100GB定向流量(覆盖抖音、腾讯视频等20个APP),较同类产品便宜30%。不过实测发现,其通用流量单价达5元/GB,超出套餐后的消费反而更高。这种”低门槛高溢出”的定价策略,更适合轻度用户。
2.1 隐藏成本提示
部分机型需手动开启VoLTE功能才能通话,老旧设备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。我们在华为Mate40和小米11上测试通话质量稳定,但某款2018年上市的荣耀手机出现断续情况。
三、用户口碑:新生事物的成长烦恼
在收集的527份有效问卷中,72%用户对”用移动基站享广电资费”的模式表示认可,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客服响应速度较慢。值得注意的是,通过会办卡渠道办理的投诉处理时效,比广电直营渠道平均快1.8个工作日。
从技术层面看,广电卡已具备商用成熟度,其低频覆盖优势在物联网场景潜力巨大;作为渠道方的会办卡,则通过灵活的套餐组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建议追求性价比的都市年轻群体尝试,但对网络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商务人士可观望后续优化。
会办卡。发布者:admi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liyunyouhui.com/71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