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大运营商进入市场,其宽带和手机卡套餐以低价策略快速吸引用户。但实际使用中既有惊喜也有槽点,这里从真实用户反馈和实测数据出发,说清楚广电产品的真实表现。
一、信号覆盖:城市稳如磐石,农村参差不齐
广电5G网络采用700MHz频段,这个频段相当于通信界的「穿墙神器」。在杭州某小区实测,隔着三堵承重墙还能保持-85dBm的信号强度,刷抖音基本流畅^[1][3]^。但需要特别注意,这个优势仅限于支持700MHz频段的手机,2022年前生产的机型可能出现信号丢失^[4][5]^。
网络覆盖呈现明显地域差异:
场景 | 信号强度 | 典型表现 |
---|---|---|
城市写字楼 | 满格 | 5G下载速度300+Mbps |
地铁隧道 | 2-3格 | 微信语音偶尔断续 |
农村自建房 | 1格或无信号 | 需手动切4G网络 |
二、网速稳定性:白天流畅,晚高峰波动
工作日上午测速,广电100M宽带下载速度稳定在12.5MB/s,与宣传值基本吻合^[2][6]^。但晚上8-10点高峰期,部分地区用户反映会出现「假千兆」现象——测速软件显示500Mbps,实际下载速度仅30MB/s,这是广电共享移动基站导致的信道拥堵^[5][8]^。
游戏玩家需注意延迟问题:
- 《王者荣耀》平均延迟60ms,偶发跳ping至150ms^[5]^
- 《原神》加载场景时延迟波动明显^[8]^
- FPS类游戏建议搭配加速器使用
三、套餐性价比:明面便宜,暗藏限制
广电主推的19元100G套餐,实际包含20G通用流量+80G夜间流量(23:00-7:00)。有用户反映刷短视频时,系统会优先消耗通用流量,导致套餐外扣费^[5]^。其长期合约也存在隐形条款:
- 合约期2年起,提前解约需付剩余月费50%
- 靓号强制绑定5年合约
- 副卡功能仅限指定机型开通^[4][7]^
四、用户痛点:服务短板明显
线下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。广州天河区仅2个营业厅,办理补卡需排队1小时以上^[5]^。线上客服响应效率也存在差距:
运营商 | 人工响应速度 | 问题解决率 |
---|---|---|
中国移动 | <3分钟 | 85% |
中国广电 | >15分钟 | 62% |
五、使用建议:三类人群谨慎选择
适合人群:
- 城市租房党(无需迁移宽带)
- 双卡手机用户(备用流量卡)
- 夜间用网大户(充分利用定向流量)
慎选人群:
- 手游重度玩家(延迟敏感型)
- 农村常住居民(覆盖盲区多)
- 商务人士(国际漫游受限)^[5][7]^
总体来看,广电产品在价格上有明显竞争力,但作为新兴运营商,其网络优化和服务体系仍需时间完善。建议消费者根据所在区域覆盖情况,先用体验卡测试实际效果再决定是否长期使用^[3][6][8]^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