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电宽带违规:多少用户受影响?

近年来,广电宽带作为国内重要的网络服务商之一,其用户规模持续扩大。但就在2023年第三季度,多地监管部门陆续曝出广电宽带存在违规操作,涉及用户权益受损等问题。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?有多少人受到影响?普

近年来,广电宽带作为国内重要的网络服务商之一,其用户规模持续扩大。但就在2023年第三季度,多地监管部门陆续曝出广电宽带存在违规操作,涉及用户权益受损等问题。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?有多少人受到影响?普通用户又该如何应对?

广电宽带违规:多少用户受影响?

一、违规事件始末
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发布的通报,广电宽带在未取得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,擅自修改了部分用户的网络接入协议。具体表现为:将家庭宽带用户的上行带宽从合同约定的10Mbps降为5Mbps,同时在用户不知情时开启了「智能限速」功能。

更严重的是,某地分公司还被查出私自延长用户合约期。原本签订1年协议的客户,在续费时被系统自动更改为3年合约,且没有通过短信或书面形式告知用户。这类操作直接违反了《电信管理条例》第四十二条关于服务协议变更的规定。

受影响用户分布特征

地区受影响用户数主要问题类型
华东地区约28万户带宽降速、合约变更
华南地区15.6万户增值服务强制捆绑
华北地区9.3万户网络质量不达标

二、用户损失如何计算

以带宽降速为例,假设用户原本购买的是100M下行/10M上行的套餐,月费120元。被降速后,实际上行带宽只剩5M,相当于服务缩水50%。按照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,这种情况可能构成服务欺诈,用户最高可主张3倍赔偿。

更隐蔽的是「智能限速」功能。当用户连续下载超过20GB流量时,系统会自动将网速限制到原有带宽的30%。这种限制既未在合同中载明,也没有提前告知,直接导致许多在家办公的用户视频会议频繁卡顿,网课学生出现掉线情况。

典型维权案例

浙江杭州的张先生发现,自家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经常离线。经第三方检测,其上行带宽实际只有标称值的40%。在向工信部投诉后,他不仅拿回了半年宽带费720元,还获得了500元赔偿金。

三、行业监管升级

10月12日,工信部约谈广电网络相关负责人,明确要求其在30日内完成全国范围的自查整改。重点包括三个方面:

1. 服务协议透明化

所有套餐必须用加粗字体标注限速条款,禁止使用「智能优化」「动态调整」等模糊表述。

2. 赔偿标准公示

网速不达标需按日折算退还费用,断网超过8小时要补偿当月费用的10%。

3. 退出机制简化

用户申请注销宽带业务,运营商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,不得以「设备折旧费」等名义克扣押金。

四、普通用户应对指南

如果怀疑自己遭遇违规操作,可通过以下步骤维权:

第一,登录「宽带发展联盟」官网进行网速测试,保留带有时间戳的测速结果。

第二,拨打广电客服电话时开启录音,要求对方明确回答合约期限、带宽数值等关键信息。

第三,通过「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」网站提交正式投诉,通常15个工作日内会有处理结果。

据最新统计,截至11月初,已有超过6.7万用户通过上述渠道成功维权,累计退赔金额达2300余万元。这次事件也给整个通信行业敲响警钟: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尊重用户知情权才是立足之本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