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临海广电网络启动了宽带升级计划,不少用户都关心:升级后网速能快多少?看视频会不会更流畅?打游戏还会不会卡?其实,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不是换个设备就能搞定的事,得从硬件、线路、管理多个层面一起下手。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这次升级到底用了哪些“硬招”。
一、先搞明白问题出在哪儿
以前用户总抱怨“一到晚上就卡”“刷剧总转圈”,根本原因在于原来的同轴电缆网络已经扛不住现在的数据量。举个例子,老式线路就像双向两车道的马路,突然挤进来几百辆大货车,不堵才怪。再加上家里智能设备越来越多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电视全挂着,网络压力直接翻倍。
1.1 高峰期带宽不够用
晚上7-10点,家家户户都在刷视频、打游戏,原来的带宽分配机制是“平均分”,结果导致有些用户明明只用手机看新闻,却占着和看4K电影用户一样的带宽。
1.2 信号干扰严重
老线路的屏蔽层做得不够,周边有微波炉、蓝牙设备工作时,网速波动特别明显。实测数据显示,在厨房附近测速会比书房低30%以上。
1.3 设备老化严重
机房里的光接收机还是五年前的型号,散热片积灰导致高温降频,处理速度比新机器慢40%。
二、这次升级动了哪些真格
临海广电这次花了大力气,从主干网到用户家里都做了改造。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:换心脏(核心设备)、通血管(线路改造)、强末梢(用户端优化)。
2.1 核心设备大换血
机房里的OLT(光线路终端)设备全部换成华为MA5800系列,支持10G PON技术。这个升级相当于把高速公路收费站从人工通道改成了ETC,数据包不用排队等处理了。具体变化看这张对比表:
项目 | 旧设备 | 新设备 |
---|---|---|
最大带宽 | 1Gbps | 10Gbps |
同时在线用户 | 256户 | 1024户 |
2.2 线路改造下狠手
把原来的同轴电缆换成光纤到楼(FTTB),光纤直接拉到单元门口的电箱。这里有个技术关键点:用了G.hn技术让原有线路兼容新设备,既不用重新穿墙布线,又能把传输损耗从20dB降到8dB。实际测速发现,晚高峰下载速度从4.2M/s提升到11.5M/s。
2.3 用户端三大贴心改动
第一,给所有光猫加装金属屏蔽罩,把Wi-Fi信号干扰降低60%;第二,默认开启QoS(服务质量)功能,自动识别游戏、视频数据优先传输;第三,远程诊断功能上线,维修员不用上门就能排查80%的常见故障。
三、普通用户能做什么配合
升级效果要想最大化,家里设备也得跟上节奏。这里给大伙儿支三招:
3.1 路由器别藏柜子里
测试表明,把路由器放在客厅电视柜上(离地1米),比塞在弱电箱里信号强度提升3倍。如果家里有承重墙阻挡,可以考虑加装Wi-Fi信号放大器,但要注意必须买支持802.11ac协议的型号。
3.2 老旧设备该退休就退休
2015年前买的电视盒子、摄像头建议更换,这些设备用的还是802.11n标准,会拖累整个Wi-Fi 6路由器的性能。就像用牛车在高铁轨道上跑,白白浪费好资源。
3.3 定期重启设备有讲究
光猫和路由器最好每周重启一次,但注意要分先后:先关光猫,等1分钟再关路由器;重启时先开光猫,等指示灯全亮再开路由器。这样能彻底清空缓存,网速能提升15%左右。
四、遇到问题怎么办
升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短暂断网、网速波动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教大家两个自检方法:
4.1 测速要用对方法
很多人用手机软件测速不准,正确做法是用网线直连光猫,访问www.speedtest.net网站测试。如果在凌晨3点测速达标,白天网速慢,那就是高峰期带宽不够,需要打客服电话要求调整PON口负载。
4.2 看光猫指示灯判断故障
正常情况下POWER(常亮)、PON(常亮)、LAN(闪烁)。如果PON灯闪红光,可能是光纤弯折过度;如果LAN灯不亮,试试换根网线;全部指示灯狂闪,赶紧拔电源等5分钟再插。
这次升级不是终点,后续还会引入AI智能调度技术。比如晚上7点自动给在线教育流量开绿灯,周末优先保障游戏数据包传输。咱们的目标是让临海的老百姓用网时,感觉不到网络存在——这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