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运营商资费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,中国广电推出的惠民宽带电话套餐以"19元100G流量+100分钟通话"的定价掀起价格战。这套组合拳究竟能不能打动人?我们结合真实用户反馈和实测数据,掰开揉碎讲清楚它的优缺点。
一、资费是真香,但要注意这些套路
广电惠民卡最吸引人的就是价格。基础套餐每月19元包含99G通用流量和100分钟通话,叠加"多用多送"活动后流量最高能到154G。相比移动动辄59元的套餐,确实便宜一大截。如果办理两张副卡,全家三张卡每月总费用只要25元,这个价格在三大运营商那里根本找不到^[2][4]^。
不过要注意几个细节:
• 副卡优惠会变:6月份免费副卡活动到7月底就下架了,现在办副卡首月收10元,次月起每月6元^[2]^• 流量计算复杂:基础流量和赠送流量分开计算,用超了会限速
• 合约期限模糊:线下办卡时工作人员很少主动说明套餐有效期,有用户发现优惠期只有1年^[4][8]^
资费对比表(月费)
运营商 | 流量 | 通话 | 副卡费用 |
---|---|---|---|
广电 | 100G | 100分钟 | 6元/张 |
移动 | 30G | 100分钟 | 10元/张 |
联通 | 60G | 200分钟 | 8元/张 |
二、网速像过山车,挑地方也挑手机
用三星S23 Ultra在市中心测速,广电5G能跑到680Mbps,比移动快一倍多。但换个场景就露馅——进电梯立马没信号,地下车库刷不出网页是常事。这是因为广电虽然共享移动基站,但只能蹭5G信号,用不了移动的优质4G频段^[4][5]^。
实测发现三个规律:
1. 新手机比旧手机快:2023年前的老机型经常连不上5G
2. 室外比室内稳:室内速度可能掉到10Mbps,看高清视频会卡
3. 南方比北方好:北方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铜缆接入,速度不到100Mbps^[5][7]^
三、服务像开盲盒,线上线下两重天
线下营业厅服务是真不错。有用户办卡时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操作,还主动提醒优惠活动。但线上客服就是另一回事了,有人反映故障报修3天没回复,打电话催才来处理^[2][6]^。
最头疼的是这两个问题:
• 信号投诉无门:遇到网络问题客服只会说"正在优化",等半个月也没改善
• 套餐变更困难:线上不能改套餐,必须去指定营业厅办理^[1][8]^
四、适合哪些人办?这三类人请对号入座
学生党推荐办:宿舍追剧、打游戏流量管够,月底没钱了也能撑住^[4]^
双卡用户适合办:建议保留原号码转保号套餐,广电卡当流量副卡用^[6]^
租房族谨慎办:如果经常搬家,要确认新地址有广电光纤覆盖^[5]^
广电惠民卡像榴莲——喜欢的觉得真香,不习惯的完全接受不了。建议先办张副卡试用一个月,能接受信号波动再转主号,这样最稳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