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平顶山老城区经营早餐铺的李阿姨最近总对着话费账单皱眉,她上个月刚在会办卡业务员推荐下办理的「超值29元套餐」,实际扣费却达到67元。这种遭遇并非个例——记者历时两周调查发现,这款打着「惠民」旗号的套餐至少存在三类隐蔽收费模式。
一、价格锚点下的分层收费结构
平顶山广电在宣传页用加粗字体突出「月租29元」的核心卖点,但用小字注明「需叠加10元基础服务费」。更隐蔽的是,所谓的「100GB定向流量」仅限每日23:00-7:00使用,白天使用将自动触发3元/GB的闲时流量包。调查显示82%用户首月实际支出超50元。
收费项目 | 宣传表述 | 实际标准 |
---|---|---|
基础服务费 | 「套餐费用29元」 | 29元+10元/月 |
语音通话 | 「赠送100分钟」 | 超时部分0.25元/分钟 |
流量服务 | 「100GB大流量」 | 限夜间使用,日间3元/GB |
二、服务缩水与绑定陷阱
会办卡合作的线下营业厅存在强制绑定行为:78%受访用户表示被要求开通「高清电视基础包」(15元/月)才能办理套餐。更严重的是,合约期内取消套餐需支付「设备折损费」,某用户提前解约时被收取198元光猫赔偿金,而该设备市价仅60元。
典型投诉案例
大学生小王办理套餐时,业务员口头承诺「随时可退」,但电子合约第14条却注明「需使用满12个月」。这种话术与条款背离的情况在投诉平台出现率达43%。
三、破解消费陷阱的三大建议
1. 核实计费周期:部分用户反映套餐按自然月计费,当月15日办理仍收取整月费用
2. 警惕自动续订:优惠活动到期后会自动转为59元标准套餐
3. 保留书面证据:会办卡业务员承诺的服务应要求加盖业务专用章
截至发稿,平顶山广电回应称将优化资费展示方式,但未提及具体整改时间表。消费者协会提醒:办理套餐时应要求对方完整宣读《服务协议》重点条款,必要时可录音存证。
会办卡。发布者:admi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liyunyouhui.com/132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