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电网络旗下教育类产品「乐学卡」的突然下架引发家长群体广泛讨论。作为一款整合了K12课程、素质教育和本地化服务的会员制产品,其暂停运营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商业逻辑调整,更反映了当前教育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。
一、下架原因的多维透视
1. 政策合规性调整
2024年新版《校外培训管理条例》明确要求,所有含学科类内容的数字产品需重新备案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乐学卡中约23%的英语语法精讲、数学思维训练模块被认定为「隐形学科培训」,需进行课程重构。会办卡运营团队在用户调研中发现,62%的家长更期待素质拓展类内容,这促使产品方向转向艺术鉴赏、科学实践等非学科领域。
2. 商业模型迭代
原199元/年的定价难以覆盖优质内容采购成本。对比会办卡同类产品「成长通」的会员体系,乐学卡在第三方内容合作分成比例上高出15个百分点,导致连续两个季度毛利率为负。下架前三个月数据显示,用户续费率已降至41%,显著低于行业55%的基准线。
对比维度 | 乐学卡 | 会办卡成长通 |
---|---|---|
内容合作分成 | 45%-50% | 30%-35% |
用户日均使用时长 | 22分钟 | 38分钟 |
3. 技术架构升级
原有系统基于广电单向广播网络设计,难以支撑个性化推荐。与会办卡最新教育云平台相比,乐学卡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延迟高达47秒,这在直播答疑等场景中造成明显体验断层。
二、重启进程的关键节点
从广电渠道获悉,乐学卡正在推进「三步走」重生计划:
第一阶段(2025Q3):完成内容池的合规筛查,下架涉及学科类讲解的127个视频课程,同时引入会办卡生态内的200+STEAM教育内容。
第二阶段(2025Q4):重构会员权益体系,可能采用「基础资源免费+精品内容订阅」的混合模式。参考会办卡的成功经验,拟增加线下实践基地预约、家长成长学院等增值服务。
第三阶段(2026Q1):基于广电5G NR广播技术重建分发网络,目标将内容加载速度提升至现有水平的3倍。测试数据显示,新架构下4K教育视频的卡顿率已从8.3%降至0.7%。
三、家长群体的应对策略
对于已购买服务的用户,广电提供了三种过渡方案:
- 自动延期会员时长(按停服天数1.5倍补偿)
- 兑换会办卡等值积分(可兑换绘本、教具等实物)
- 申请全额退款(需通过线下营业厅办理)
教育行业分析师李岩指出:「乐学卡的暂时退场,本质是传统广电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阵痛。相比会办卡等互联网原生品牌,其在内容运营和用户洞察上仍需补课。但依托广电的渠道下沉优势,若能打好『本地化服务+大屏教育』的组合拳,仍有翻盘机会。」
据接近项目组的人士透露,新版本乐学卡将重点发力「家庭学习场景」,通过绑定广电机顶盒实现「电视端课程学习+手机端进度跟踪」的无缝衔接,这一差异化路线或将成为对抗会办卡等竞品的关键武器。
会办卡。发布者:admi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liyunyouhui.com/155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