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家里装了团陂广电的宽带电话套餐,用了快三个月,算是摸清了它的“脾气”。之前一直用某运营商的宽带,价格贵不说,网速还动不动就卡成PPT。听邻居说广电的套餐便宜,还送固话,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换了。这篇文章主要聊聊实际体验,从安装到日常使用,尽量把细节说透。
安装流程:一波三折但结果还行
先说安装过程。9月初在营业厅办了169元/月的全家桶套餐,包含300M宽带+固话+有线电视。工作人员说48小时内上门,结果第三天中午才接到安装师傅电话。这里有个插曲:师傅一开始说我家楼道没广电光纤箱,得重新布线,要额外收200元材料费。后来我翻出合同指着“免费安装”的条款据理力争,最后他们自己解决了。
设备清单值得注意
装完给了三样东西:
设备名称 | 型号 | 吐槽点 |
---|---|---|
光猫 | HG6143D | 发热严重,夏天得垫散热片 |
路由器 | 定制版 | WiFi6是虚标,穿墙能力弱 |
固话机 | 无品牌 | 通话质量时好时坏 |
网速实测:白天能打游戏,晚上刷不动抖音
测速用的是Speedtest和腾讯网游加速器。工作日上午10点测,下载能跑到280Mbps左右,上传稳定在30Mbps,这个数据还算靠谱。但到了晚上7-10点高峰期,下载直接掉到50Mbps以下,刷短视频经常卡在加载界面。周末更夸张,孩子上网课都得提前缓存课件。
不同场景对比表
时间段 | 下载速度 | 上传速度 | 实际体验 |
---|---|---|---|
工作日白天 | 200-280Mbps | 25-30Mbps | 王者荣耀延迟60ms |
工作日晚高峰 | 40-80Mbps | 10-15Mbps | B站1080P卡顿 |
周末全天 | 30-100Mbps | 8-12Mbps | 微信视频频繁掉线 |
固话功能:食之无味弃之可惜
套餐里送的固话基本成了摆设。试过拨打本地号码,接通速度比手机慢2-3秒,有次打给物业居然出现“滋滋”的电流声。不过有个意外收获:老人发现用固话打长途比手机便宜,0.15元/分钟,比运营商套餐划算。只是现在都用微信语音了,这个优势也没啥吸引力。
客服服务:慢工出不了细活
报修过两次网络故障。第一次是安装后第七天突然断网,打客服电话等了8分钟才接通,后台重启光猫后恢复。第二次遇到持续卡顿,客服坚持说“我们检测正常”,后来我录了半小时测速视频发到投诉邮箱,三天后才派人上门,最后发现是楼道分光器端口接触不良。
维修时间线
第一次报修:9月15日14:30来电→14:38接通→14:50远程处理完成
第二次报修:10月8日19:00发邮件→10月11日10:30上门→11:15修复故障
性价比分析:便宜是真便宜,糟心也是真糟心
对比之前用的某运营商198元/月100M宽带,现在169元能拿到300M带宽+固话+电视,价格优势明显。但实际用下来,晚高峰的网速体验可能连100M都达不到。如果只是老人看看网络电视、刷刷手机,勉强够用;对于游戏党或需要居家办公的,建议慎重考虑。
最后给个团陂广电宽带适合对价格敏感、网络需求不高的家庭。要是追求稳定高速,还是得加钱上主流运营商。另外建议自己买个好的路由器,官方送的那个实在拉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