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5G资费内卷的2025年,中国广电凭借“白菜价”套餐和700MHz黄金频段杀入通信市场,成为继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后的第四大运营商。这张打着“价格屠夫”标签的广电卡,究竟是城中村信号救星,还是合约期里的“隐形刺客”?会办卡实测团队通过三个月深度体验,结合3000+用户反馈,撕开低价套餐背后的真实面纱。
一、资费对比:19元192G是福利还是文字游戏?
广电最吸睛的莫过于“双百套餐2.0”:19元享100G通用流量+100分钟通话,激活后还能薅36G额外流量。对比三大运营商同价位套餐,移动“花卡”仅含30G定向流量,电信“星卡”通用流量仅5G,广电的性价比堪称降维打击。但用户实测发现,部分标称“192G”的套餐中,定向流量占比高达80%,刷抖音弹幕、微信视频通话均消耗通用流量,月底扣费轻松突破50元。
运营商 | 套餐价格 | 通用流量 | 定向流量 | 通话时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国广电 | 19元 | 100G | 92G(部分套餐) | 100分钟 |
中国移动 | 29元 | 5G | 30G | 无 |
中国电信 | 29元 | 5G | 30G | 无 |
二、信号实测:700MHz频段的冰火两重天
广电与移动共享基站,并独占穿透力极强的700MHz低频段。在北京国贸地下三层停车场,广电卡下载速度稳定在200Mbps,而联通直接“无服务”;上海地铁2号线晚高峰刷抖音,缓冲时间仅1秒。但云南山区用户反馈,扫码付款需举着手机找信号10分钟,部分偏远农村仍存在覆盖盲区。
设备兼容性暗坑:
2023年前的老旧机型(如iPhone 11、华为P30)可能无法识别SIM卡,需手动升级系统。会办卡建议购卡前通过广电APP查询机型兼容列表,避免“插卡变砖”。
三、合约陷阱:低价套餐背后的违约金刺客
“首充200返100”的优惠往往绑定12-24个月合约期。广州用户李先生因工作调动需提前注销,被要求支付剩余合约期费用300元。更隐蔽的是“阶梯涨价”策略:某套餐前6个月月租19元,第7个月起跳涨至29元,但宣传页仅用极小字标注。
四、会办卡选购建议
适合人群:城市刷剧党、地下室常客、追求性价比的副卡用户。会办卡推荐搭配主卡保号套餐使用,利用广电卡的大流量优势。
避坑指南:
- 要求客服提供书面流量构成明细,警惕“达量降速至1Mbps”条款
- 通过官方APP查询街道级覆盖热力图,城中村用户优先测试晚高峰网速
- 家庭用户可考虑99元融合套餐,共享宽带与电视资源
广电卡是城市用户的“真香”选择,但需警惕资费套路。会办卡提醒:没有完美的套餐,只有适合的需求。
会办卡。发布者:admi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liyunyouhui.com/370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