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用户发现,中国联通悄然停止了「保号套餐」的更换服务。所谓保号套餐,就是每月仅需支付8-10元,就能保留手机号码并享受基础通信服务。这种低价套餐原本是吸引用户「占号」或过渡使用的选择,如今突然叫停,让许多精打细算的用户措手不及。
保号套餐为什么被取消?
从联通近两年的财报数据就能看出端倪。2022年联通移动业务ARPU值(每用户月均收入)为44.3元,而保号套餐用户贡献的收入不到这个数值的四分之一。当运营商面临5G基站建设、宽带提速等巨额投入时,大量「占着套餐不消费」的用户就成了负担。
更深层的原因还有三个:1. 政策红线倒逼:工信部去年发布的《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的通知》明确要求,运营商不得设置「最低消费门槛」。保号套餐虽不违规,但客观上形成了「低价占号」的灰色空间。
2. 存量市场竞争:2023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新增用户总数同比下降15%,市场进入存量厮杀阶段。让用户留在高价套餐显然比放任「躺平」更有利。
3. 成本转嫁压力:每个手机号占用着核心网资源,按照行业估算,维持一个号码的年均成本约30元。当保号套餐年费仅96元时,运营商实际是在亏本运营。
套餐类型 | 月租费 | 包含服务 | 用户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
保号套餐 | 8-10元 | 30分钟通话/100MB流量 | 约7% |
普通套餐 | 59-129元 | 语音+流量+宽带组合 | 68% |
用户自救指南
第一招:携号转网
目前移动、电信仍提供类似保号套餐。编辑短信「CXXZ#姓名#身份证号」发送至10010,先查询是否符合转网条件。注意合约期、家庭宽带绑定等限制条款。
第二招:套餐降级
拨打10010要求降档至最低消费套餐。如果客服推诿,可以搬出《电信条例》第四十条:「用户有权选择资费方案」。建议通话时录音存证。
第三招:投诉维权
工信部申诉网站(https://dxss.miit.gov.cn)是终极武器。填写申诉单时需注意:要具体说明「联通拒绝办理保号套餐变更」的事实,附上客服工单截图。据统计,这类投诉的解决率高达83%。
需要警惕的是,部分用户反映遭遇「套餐降级后无法再升回原套餐」的情况。建议在调整套餐前,通过联通APP截屏保存当前套餐详情,避免后续纠纷。
这场保号套餐风波背后,折射出通信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经营转型的阵痛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既要学会用合法手段维护权益,也要理解低价套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或许正如某位业内人士所说:「8块钱买瓶矿泉水只能解一时之渴,想长期喝水还得找到稳定的水源。」